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+470m水平23采区2302工作面,通过采煤机记忆截割调节控制,采煤机、支架电液控制、运输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技术,实现设备的就地、集中、远程三级网络管理,实现了采煤作业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远程遥控,确保了综采工作面协调、安全、可靠的生产。
这些高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,使得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建设智能矿井再上一个新台阶。该矿党政表示:“当前,三晋大地正在开展一场以‘改革创新、奋发有为’为主题的大讨论,而落实到我们企业上来,就是要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、创新精神不足等问题,具体到每个党员干部职员身上,一定要通过大讨论来解放思想、提升本领。现在,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科学技术创新正在构建一个从‘百花齐放’到‘万紫千红’溢满矿区的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的高水平发展的大格局。”
该矿为逐步加强技术创新管理,突破技术瓶颈,“打造创新型企业,培育智慧型员工”。重新修订了《常村煤矿技术创新管理办法》,对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、实行、验收、评奖等工作做了更精更细的规定,建立起自主创新、协同创新、委托创新三种模式,拓宽了创新渠道。并创立“责任保障机制、资金保障机制、积分考评机制、表彰评奖机制、成果保护机制”五个机制进行创新体系保障,使技术创新工作有检查、有督促、有考核、有奖励,持续健康发展。
例如,由技术英才创新工作室人员自主研发的《快速联网工具》,在2018年年底报送的100项技术创新项目上,从选题要求、立项程序、项目实施、验收评价、创效推广等方面,经技术创新评审会严格细致把关、脱颖而出,得到评选最高分。该装置比传统装置省时省力,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,解放了生产力,避免了职工长期联网摇动手臂导致酸困带来的疾病,可为矿井一年节省本金9万余元。按照《常村煤矿技术创新评奖机制》,奖励参与该创新项目工作人员8000元,目前该矿生产中心已向全矿进行推广使用。
据项目参与研制的主创人员王强介绍:“常村矿给愿创新、敢创新的工作人员搭建了舞台,完善健全了激励机制,激发了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;不仅服务了矿井,提升了自己,还实现了人生价值,这种‘1加1大于2的作用,’何乐而不为。”
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每年初对全矿技术创新项目做申报立项,由总工办组织不少于5名专业副总组成评选委员会,依据《常村煤矿技术创新考核标准》,从项目技术上的含金量、推广价值、经济效益、安全效益等多角度考虑,现场打分,决定是不是申报立项。
以创新潜力为重要标准,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技术创新创意课题申报,项目有“减”有“加”。
该矿生产中心提出的《综放工作面快速搬家工艺及回撤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探讨研究》的课题,因为成本高、作用不明显,被评选委员会“减”了下去。“不能把作用不大的项目‘请’进来,投资又大,如果指望再来一次‘腾笼换鸟’,这更是一种浪费。”总工办副主任白璐说。
另一方面,只要有利于对矿井生产系统局部小环节、工艺环节、设备局部构造、工具仪器装置等薄弱环节问题的解决,以及构思巧妙、投资少、安全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好的技术改造,都可以“加”进去,申报立项。荣获该矿技术创新三等奖的《地面煤仓瓦斯检查革新装置》,是通风队通过增加光学瓦检仪的负压差,来提高气体的吸入能力,而小型负压泵就能达到此要求。此项目不仅大幅度的提升了煤仓顶部瓦斯检查的准确性,降低了瓦斯积聚的隐患。同时,该装置简单易操作,安全性高,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。
科技创新有“改”与“革”之辩。项目的革新能加速企业的发展,进一步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,同时,创新潜力也在加大。但谁又敢说,今天对机电设施的“改”,不会成为明天的“擎天柱”呢?
“常村煤矿科学技术创新项目不弱化,小微改造要继续加强。”该矿总工办崔彦刚说。过去主要服务小型机电设施的“小辈器具”,现在正向大块头综采设备倾斜。
“要树立‘问题是课题’的理念,进一步明确责任,规范流程,完善机制,强化考核,最大限度激发干部职员的创新活力,实现‘人人愿创新、人人会创新、人人争创新’,促千帆竞发、集群发展。”总工办负责人范红斌介绍。
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技能大师郭义勤创新的《高压开关柜保护试验台通用化改进节能技术》——是将不相同的型号保护器的电路设计进行了研究,通过改变试验台与保护器接口连线插头,使多台高压开关保护柜在同一试验台上做试验,达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。
而此项“小改”创新技术,正服务于整个矿井,可节省六种保护试验台的费用,约270余万元;节省试验场地及配套设施的投入,约120余万元,解决了试验人员操作多型号试验台、使用不相同程序的问题,减少了安全风险隐患,降低了劳动强度,提升了工作效率,成为矿井的“擎天柱”。